王锡:跨越山海 医者仁心架起东西部医疗协作桥梁
发布日期:2025-03-10在武陵山深处的武隆区,有着一位操着山东口音的医者,用银针与仁心书写着“健康中国”的动人篇章。他是王锡,武隆区中医院副院长、重庆市人大代表,更是当地百姓口中的“健康守护者”。
从齐鲁大地到渝黔门户,1500公里的距离,他用七年光阴架起东西部医疗协作的桥梁,用创新与坚守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。
2018年5月,王锡响应鲁渝协作号召,作为济南首批支医专家踏上武隆的土地。彼时的武隆,医疗资源匮乏,偏远乡镇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问题尤为突出。面对落差,王锡没有退缩,白天坐诊,夜晚走村入户,足迹遍布后坪、火炉等十余个乡镇。挂职期间,他接诊患者超1.2万人次,将中医“简、便、效、廉”的优势深植山乡。
“要让中医在这里扎根!”针对当地技术短板,他创新开设“中医针灸特色门诊”和“小儿推拿门诊”,填补区域医疗空白。他将济南三甲医院的经验整理成教学手册,手把手培养出10余名业务骨干。短短两年,武隆区中医院接诊量提升40%,诊室内挂满患者送来的锦旗,成为百姓心中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2020年挂职期满,多地医院抛出高薪橄榄枝,但王锡的选择出人意料——举家落户武隆。“深夜出诊时,村民举着火把为我引路;诊室门口排队的患者眼神殷切……这里需要我。”
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耄耋老人,从常见病到脑瘫、截瘫等疑难重症,王锡的诊室逐渐成为西南地区患者心中的“希望驿站”。
扎根后的王锡更显担当。他带领团队推动武隆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,并将传承自“黄帝内经”的非遗针刺手法留在当地。2022年,他率队赴广东学习“岭南无痛蜂疗”技术,在西南率先开设蜂疗门诊,次年建成“仙女山蜂疗中心”,将针灸、蜂疗与中药结合,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。截至2024年底,该门诊接诊患者超5000人次,成为国内外蜂疗领域的创新标杆。
武隆生态优良,蜜源植物丰富,养蜂历史悠久。王锡敏锐抓住这一优势,推动蜂疗与文旅、产业深度融合。2023年,他促成第四届世界蜂疗大会在武隆召开,吸引200余名国际专家,让这座山城一跃成为全球蜂疗焦点;次年,“世界蜂疗大会川渝工作站”落户武隆,蜂疗实训基地培训学员超200人,蜂蜇疗法更亮相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技能大赛,助力中国蜂疗走向世界。
“游仙女山、享蜂疗养生”成为当地文旅新名片。王锡团队打造的中蜂生态旅游区,集蜂产品研发、养殖体验、蜜源观赏于一体,带动蜂产业与健康、旅游多业态融合。蜂农收入翻番,蜂产品附加值提升,一条“以医促产、以产兴村”的振兴之路渐次铺展。
为推广蜂疗,王锡奔走于学术会议与诊室之间;他推动蜂疗纳入重庆医保目录,惠及更多百姓。从“重庆好医生·年度人物”到“重庆市首届基层名中医”,荣誉接踵而至,但他始终淡然:“最幸福的时刻,是看到病人康复的笑容。”
从齐鲁到武陵,王锡用七年光阴诠释了“逆城市化”的奉献精神。他以中医为媒,架起协作之桥;以仁心为灯,照亮振兴之路。正如他所言:“优秀人才的价值,不在于追逐名利,而在于服务社会、守护万家灯火。”
如今,王锡的名字已成为武隆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银针轻捻,蜂舞山间,这位跨越山海的医者,仍在用热血与匠心,续写着健康中国的时代篇章。(任峰)
-
中国系统性健康科普首次深度融入塞拉利昂医疗实践
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门诊大厅内熙熙攘攘,中国(湖南)第26批援塞医疗队与中塞友好医院联合举办的“5.17世界高血压日”心血管健康义诊活动在此拉开帷幕。活动现场,电视屏幕
发布日期:2025-05-14 -
医疗器械行业遇冷,IVD板块承受巨大压力
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,医疗器械行业本就面临着诸多挑战,而如今开局再度遇冷,仿佛一场凛冽的寒潮席卷而来,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。其中,IVD(体外
发布日期:2025-05-14 -
成果路演对接 探索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
黑龙江省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月系列活动——生物医药专场路演活动在黑龙江省新产业投资集团举办。路演现场,8个项目团队积极推介,30余位投融资机构代表挖金寻宝。这其中既有
发布日期:2025-05-14